複委託美股賣出手續費:賣出也要收?交易稅與手續費完整說明

營業員Leo說:很多新手投資人以為,買股票時付了一次手續費就結束了,但其實,當你決定賣出獲利或停損時,還會再被收取一次手續費。這筆「賣出手續費」常常是新手容易忽略的成本。這篇文章將徹底為你釐清複委託賣出手續費的觀念,並告訴你如何正確計算這筆費用,讓你對自己的交易成本有更全面的掌握。

釐清買進與賣出都需支付手續費的觀念

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觀念,但對新手來說特別重要:複委託的每次交易(無論是買進或賣出),都是一個獨立的委託行為,因此都會被券商單獨收取一次手續費。

這就像你去買菜,老闆跟你收錢;當你想把菜賣給別人時,也需要支付一次服務費給中間的平台。在複委託交易中,券商的角色就像是這個服務平台,它幫你執行了兩次不同的指令(買進和賣出),自然會收取兩次費用。

所以,當你在規劃投資時,必須將這兩次的費用都計算在內,才能得出更精確的獲利或虧損數字。

賣出手續費的計算方式

賣出手續費的計算方式,和買進時完全相同,主要由「交易手續費率」決定。

計算公式: 單次手續費 = 交易金額 x 手續費率

實際案例: 假設你當初以每股 150 美元買進 100 股的股票,總價 $15,000 美元。 現在你決定以每股 200 美元的價格賣出這 100 股,總價 $20,000 美元。

  • 券商手續費率:0.1%(以凱基證券為例)
  • 券商最低手續費:0元(目前已取消)
  • 賣出手續費計算:
    • 計算手續費:20,000×0.1%=20 美元
    • 實際收取的手續費為 20 美元,無交易稅。
  • 額外費用:TAF (交易活動費)
    • 在美國,賣出股票時會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收取一筆極小的交易活動費(TAF),費率極低,通常不到 1 美元,可以忽略不計。但它確實存在,會在你的交易明細中顯示。

交易成本的總體考量

了解單次的手續費計算後,更重要的是將所有成本納入考量。一筆完整的複委託交易,總成本包括:

  1. 買進手續費:取決於你的買進金額與券商費率。
  2. 賣出手續費:取決於你的賣出金額與券商費率。
  3. 換匯成本:新台幣換成美元,以及未來可能將美元換回新台幣的匯差。
  4. 股息稅:若持有股票期間有配發股息,會被美國政府預扣 30% 的稅。

只有把這些成本都考慮進去,你才能精準地計算出你的淨獲利。舉例來說,當你賣出股票時,帳面上的獲利如果剛好等於賣出手續費,那麼實際上你並沒有賺錢。

如果覺得不想每次換匯,那可以先換好美金,用美金帳戶作交割

常見問題 Q&A

Q1:賣出股票的錢多久才會入帳?

A:賣出股票的交割時間是 T+2 日。也就是說,款項會在成交後的第二個交易日(美股)才會進入你的外幣交割帳戶。

Q2:如果我賣出賠錢了,手續費會比較便宜嗎?

A:不會。手續費的計算只看「交易金額」,與你是否獲利無關。

Q3:為什麼我賣出的交易明細裡,除了手續費還有其他費用?

A:那可能是微小的交易活動費(TAF)。這筆費用是美國的規定,所有賣出美股的交易都必須支付,但金額極小。

Q4:如果我的股票在買賣當天都有成交,手續費會合併計算嗎?

A:不會。即使是同一天的買賣,只要是兩筆不同的交易,就會各別計算並收取手續費。

Q5:手續費是從賣出所得中扣除嗎?

A:是的。券商會直接從你賣出股票的總金額中,扣除手續費與相關費用,再將剩下的淨額匯入你的外幣交割帳戶。

證券開戶 期貨開戶 加 LINE
證券開戶 期貨開戶 加 LI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