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業員Leo說:每天股價上上下下就像坐雲霄飛車,到底是誰在拉、誰在推?今天我就來告訴你,股價不是亂飄,而是背後有一堆人在出力,搞懂這些,你才不會每跌就緊張、每漲就追高!
股價是怎麼決定的?
股價不是券商說了算,也不是公司老闆喊價,而是市場上買賣雙方出價互動後的結果。
股價產生機制:
股價 = 市場上願意成交的價格
- 買方想便宜買,出低價
- 賣方想高價賣,開高價
- 當兩方價格交集時 → 就成交 → 這就是「市價」
📌 股票每天的漲跌,是市場「供需力量」的直接反映
股價為什麼會波動?這些因素影響最大
1. 公司本身因素(基本面)
- 財報盈虧(EPS、營收、獲利)
- 是否配息、增資、減資
- 公司經營團隊異動
- 法人法說會釋出展望
📌 範例:台積電公布獲利創新高,市場預期樂觀,股價上漲。
2. 市場消息與輿論影響(消息面)
- 突發新聞(如罷工、爆炸、財務醜聞)
- 媒體報導、網路傳聞
- 政策影響(如開放陸資、禁出口)
📌 範例:某家食品股被爆出違規添加物,雖然尚未查證,但市場恐慌性賣壓導致股價崩跌。
3. 整體經濟與國際局勢(總體面)
- 利率調整、通膨數據、CPI
- 美股大跌/國際戰爭/油價波動
- 匯率變動、央行政策方向
📌 範例:美國聯準會宣布升息1碼,市場預期資金成本增加,科技股全面下挫。
4. 籌碼與技術因素(技術面與籌碼面)
- 法人、大戶的買賣行為
- K線圖形與技術指標轉折
- 主力進出、散戶追高殺低
📌 範例:股價連續站上季線(60天移動平均線)+法人連買3天,吸引更多技術派投資人進場,股價進一步推升。
如何判斷股價波動是短期現象還是趨勢改變?
三步驟教你判斷:
- 消息是否一次性?
突發新聞、謠言通常造成短線影響,隔天可能反彈。 - 是否伴隨大量?
若放大量下跌 → 機構可能出貨;若量縮整理 → 屬於正常波動。 - 股價是否跌破關鍵技術位?
跌破季線、年線可能代表趨勢改變;守住支撐則仍安全。
✅ 建議搭配「基本面+技術面+消息面」三合一分析,才不會被一時波動嚇出場。
股價波動越大是不是越好?該怎麼應對?
不一定!股價波動大(高Beta)代表高風險高報酬,但不適合所有人。
波動小(低Beta) | 波動大(高Beta) |
---|---|
像金融股、ETF | 像航運股、生技股、投機股 |
適合存股族、穩健派 | 適合短線交易、承擔風險者 |
Leo建議:
✅ 若你是新手或上班族,建議選波動較小的ETF或大型穩健股
✅ 若你是有經驗的老手,希望短線交易創造獲利,可以少先少量選波動大的股票嘗試
❌ 不建議剛入門就追高殺低,容易賠錢又失去信心
❌ 有正職工作要上班,卻每天緊盯股價波動,情緒起伏劇烈
❌ 不懂原因只看K線亂猜 → 常常在低點賣出高點追買
❌ 看到媒體「利多」就衝進去 → 結果是出貨新聞
❌ 沒停損計畫,一跌就死抱 → 從小虧變大虧
✅ 正確做法:建立紀律、搭配基本面觀察、看懂技術位階,再來判斷是否進出
FAQ:關於股價波動最常見的4個問題
Q1:新聞說利多,為什麼股價還跌?
可能是「利多出盡」。市場早就反應完畢,反而趁機獲利了結,造成股價下跌。
Q2:大盤跌,我的股票一定會跌嗎?
不一定。若你的股票屬於防禦型產業(如食品、水泥),可能反而抗跌;或是如果你的股票屬於正在受資金青睞的族群,也可能相對抗跌。但大盤趨勢仍會帶動整體情緒。
Q3:為什麼好公司股價也會跌?
再好的公司也會受到市場氣氛、資金流向、外資提款等影響。好公司 ≠ 每天都漲。
Q4:可以用技術分析來預測波動嗎?
可以,但建議搭配基本面、籌碼與市場情緒判斷,單靠技術分析容易被假突破、假跌破誤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