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以為投資必須天天盯盤,才能在市場上生存。事實上,長期與短線並不是對立的選擇,只要方法正確,兩者可以並存,而且不需要把生活鎖死在電腦螢幕前。
我的投資理念很簡單:核心配置讓我睡得好,短線效率幫我抓住機會,而這一切都可以「免盯盤」完成。
一、核心配置:美股ETF與資產配置,安心又省時
對我來說,投資的基礎是 資產配置。我不會把所有資金壓在單一市場或單一標的上,而是利用 美股ETF 來分散風險,採用類似雷·達利奧(Ray Dalio)橋水全天候(All-Weather)投資策略。
- 標普500(VOO、SPY、VTI、VT):長期追蹤美國最具代表性的市場、或全球市場。
- 台灣50(0050、006208):追蹤國內資金財富增長,但由於台積電占比過大,這部分跟科技成長類放在同一個類別。
- 科技成長(QQQ、XLK、SOXX):把握創新驅動的產業趨勢。
- 高股息(00878、0056):使用國內高股息穩定現金流,適合長期領息,不用隨意賣股。
- 債券ETF(IEF、BND、AGG、TLT):在股市震盪時提供緩衝,並定期一些美元的息。
- 多商品 (GLD、IBIT、XLE):低比例多商品風險對沖。
這些ETF的特點就是:買進後不需要盯盤。
只要設定好定期定額,或依照每半年年度計畫進行再平衡,基本上投資就能靠時間與複利替我工作。
這就是我說的「核心配置讓我睡得好」。即使市場短期波動劇烈,我仍然能安心入睡,因為長期勝率站在我這邊。
二、衛星配置1:現股當沖也能免盯盤
聽到「當沖」,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:每天盯盤八小時,精神壓力大到爆炸。
但其實,當沖也可以做到免盯盤。
我的做法是這樣:
- 前一天晚上選股:
- 利用選股工具,挑出符合「現股當沖」條件的標的。
- 選股依靠數據,不靠直覺。
- 下單策略預先設定:
- 觸價單:設定突破價位自動進場。
- 停損單:若不如預期,自動停損。
- 定時出場單:即使當日獲利或停損未觸發,到了固定時間(如 13:20)也自動平倉。
這樣一來,我不需要全天盯盤,只要事先設定條件,系統就會自動完成整個流程。
當沖不再是高壓遊戲,而是一場「設定好條件就能自動結束」的交易流程。
三、衛星配置2:量化交易期貨當沖+程式交易自動下單,省力又有效率
除了手動當沖,我也依靠 量化交易、程式交易來進行短線策略。
- 歷史績效回測:利用歷史資料驗證策略可行性。
- 自動化下單:透過 TradingView、MultiCharts 串券商API,讓程式依照策略自動買賣。
- 免盯盤優勢:我不需要坐在電腦前等待訊號,系統自動偵測、下單、出場。
量化交易最適合應用在 期貨當沖:
- 期貨具備高流動性、低手續費、T+0 特性,非常適合短線策略。
- 程式能嚴格執行停損、停利規則,不會因為人性貪婪而錯失時機。
- 我可以在睡前就知道明天程式會自動怎麼做,讓投資不影響我的生活。
四、衛星配置3:選擇權當沖賣方下單機策略,免看盤,收取時間價值
使用選擇權當沖賣方下單機,只在早盤、美股開盤時,雙邊賣出選擇權,收取時間價值不留倉,創造現金流
賣出時間大約在9:00~13:00、21:30~2:00兩個區間,時間到就平倉不留倉
同時結合兩個選擇權賣方優點:
- 收取時間價值
- 不用看盤,不用猜方向
當沖不留倉可移除選擇權賣方缺點:
- 容易一個史詩級崩盤就賠回去
五、免盯盤理念下的比例配置
有了「核心配置+衛星配置(可以選1~3種)」的概念,比例分配就很重要。
我會依照不同年齡、資金、收入來調整:
- 年輕上班族:核心 70%,衛星 30%(累積經驗+提高效率)。
- 家庭成長期:核心 80%,衛星 20%(以穩定為主,交易為輔)。
- 退休前後:核心 90%,衛星 10%(短線僅當作小額補充)。
這樣的配置讓投資不再是焦慮,而是時間複利+效率補充的組合。
Leo的理念:睡得好,又能抓住機會
投資市場永遠存在不確定性,但有一件事可以確定:
投資不需要靠「盯盤」來換取成功。
- 核心配置:美股ETF與資產配置,幫我建立睡得好的底氣。
- 衛星配置:現股當沖、期貨透過量化程式交易進行自動交易,幫我補充效率,不干擾生活。
- 免盯盤心法:投資不是一份高壓工作,而是能與生活並行的長期規劃。
Leo的理念可以用一句話總結:
👉 「核心配置讓我睡得好,短線效率幫我抓住機會,免盯盤的投資才是我真正的自由。」